mandag, februar 12, 2007

关于艺术院线讨论的后语——影评人,谢谢

还是接着讨论的话题来说。人啊,说起话来有时候就像腹泻,不泻不快,只是希望不要臭气远扬。

前文中我的意思不是反对建立影评 人这种工作职位,只是认为在探讨艺术院线是否成立的问题上把这个影评人的位置提到了过高的位置,认为是“首先”要做的事情,那就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其 实这个“独立影评人” 在电影分析上确实有些独到精辟,立意深刻的很具有针对性的见解,不妨作为一家之言的参考性读物,即使在探讨到关于艺术院线是否成立的问题时,至少我觉得他 在研讨会上的发言甚为有理,问题出在于博客上的言论似乎让人对那种谦卑的真诚产生某种程度的怀疑。我本就是一个粗人,所以有啥就说啥了。

关于艺术院线成立的很多专家学者已经谈到了很多关键问题,我这里也就不班门弄斧,我这里主要想简单介绍一下丹麦的影评人存在的方式,以供国内朋友的参考。注意的是这里根本不存在独立影评人的制度,这本无什么制度可言。

丹麦一份报纸《Information 》1月19日的一篇文章题目就是《Filmkritik, tak (翻译过来就是:电影评论,谢谢)》,作者Christian Monggaard随即在1月24日在他自己的博客主页上发起了关于电影评论的讨论。 讨论的主要目的也是针对影评对电影的作用,作者自己在文章里举出来的例子都是对于影评人积极作用的肯定。比如博客人和记者Vinh Prag认为“高质量的影评确实能够对一些艺术性电影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博客电影批评的流行使这种“嘴巴到眼睛的效果”给大众电影带来了更多的观众“。 专栏作家Morten Pill认为:“好的影评确实能够让电影变得更好,好的影评意味着提供了很好的辩论,甚至是严厉的批评。因为那些专业的影评人可以为观众提供一些在个人观 影过程中难以体验到的独特电影的内在。他能够为电影更便于被普通观众的理解而带来一些帮助。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品位,当影评人解释或者揭示电影的内在的时 候。“而老影评人Henrik Føhns认为那些质量高的电影博客甚至在五年后有可能比现在最好的报纸Politiken(不包括专业的电影杂志)上的电影评论更受人关注。看来最近关 于电影评论的讨论在丹麦也是轰轰烈烈。不过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来,这里不存在什么独立影评人,也没有提升把这种影评人的所谓见识和公信力作为电影改革 的利刃。

丹麦的影评人一般存在专业杂志和报纸上的电影专栏,几乎每份报纸都有自己的电影专栏,拥有一批固定的专业影评人。他们享受报纸杂 志的薪水,当然不存在什么独立不独立之说。每次影院有新电影,他们会在公映前数周就看电影公司送过来的电影,然后把自己的影评提前一两个星期发表在报纸或 者杂志上,每个人全部是各抒己见,评分评价完全个人化,不存在权威,不需要奉承。比如拉斯·冯特里尔去年年底上映的新片《大老板》,各个媒体评价差异非常 大,专业电影杂志《EKKO》的影评人Carsten Jensen只给了这部电影一个星的评价,并且在文中认为拉斯拍摄这样的电影无异于“自寻死路”。另外一些媒体的评价也是相差很大,最好的有四星。在丹麦 媒体上的评论也非常被导演关注,尽管这应该只是私下里的行为。在2006年丹麦新电影《危险炸弹》中,导演在电影公映后就急着看报纸的评论,电影顺便对向 来批评比较严厉的《Information》作了一番调侃。


丹 麦影评人最著名的就是Weekendavisen报纸的专栏作者Bo Green Jensen,他还出过几本书包括《25部丹麦最佳电影》,《25部世界最佳电影》(1999年出版的),《丹麦电影从A到Z》等,不过他似乎从来没有把 这种对电影观众的影响力看作是一种“公信力”,他说他起着只是指南作用,而且纯粹是个人化的。这个工作现在国内有人在做,那就是卫西谛,他负责编辑的《电 影+》丛书却是在一定程度上给日渐成熟的中国电影观众(或者说盗版DVD观众们)一点指南作用,不过我肯定老卫不会说自己具有了公信力。而还有其他一些在 网络上脱颖而出并且已经走进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影评人包括顾小白,公子羽,老晃,赤叶青枫,不一定驴驴,罗南等也绝对不会说自己具有了某种公信力。他们 或许会说那是因为自己热爱电影,喜欢看电影,然后顺其自然就写点电影了。而这些人对于影评人这个即将存在的职业,或者说对于那些喜欢看电影的朋友,甚至能 够在以后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应该都会起着一些绵薄之力的,即使那个时候估计他们也不会要求用自己的见识和公信力为自己在中国电影历史的发展史上找一个位置。 对于这些影评人,我由衷地说声:谢谢!

相关阅读:
拉斯开始迎合大众口味?——编译自Carsten Jensen在影片公映前一个月的文章
《大老板》:拉斯式平民喜剧的尝试——观后感
卸下电影导演的伪装——《危险炸弹》的观后感

Ingen komment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