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ag, april 22, 2005

《日本沉没》和“狗日”的,碎语- -

点击查看原始大小 250 x 350一、 想不到,是想不到日本有这样的科幻大片,而且是1973年的。《日本沉没》,一部足够触目惊心的电影。它是根据日本最成功的科幻小说家小松左京同名小说改 编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地质学家在一次关于小岛沉没的海底研究中发现了日本海沟的巨变,从而推断出了日本列岛将会沉没。于是以总理为首的内阁紧急商议如何面 对危机,从而挽救日本民族的故事。对于一直生活在地震和海啸的列岛上的日本人而言,那也许不仅仅只是一个科幻故事,更是一把达摩斯克之剑。

20 世纪的70年代,是日本经济如日中天迅猛腾飞的时候,可是电影里有着难得的忧患意识和国际主义观点。在面对这样一个民族存亡的时刻,电影所表现出来的主题 令人深思。首相是电影中比较出彩的人物,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有着忧国忧民的爱民情怀和鞠躬尽瘁的孺子牛精神。电影中最为令人难忘的是他的两段话,一是在讲 到关于种族灭亡的时候,他说:人这个物种是因为肆意地把自己物种的繁荣建立在消灭其他物种的基础上,那必将遭到地球这个巨大生物体本身的惩罚。二是在寻求 其他国家帮忙时他说:史前爬行动物也是一样由于物种的繁衍而最终灭亡,不过,“爬行动物的血是冷的,人的血是热的。我只有相信这一点了。”事实上,电影中 在日本遭受这样灾难的时候,其他国家无私的帮忙更是对人类文明存在的乐观。有趣的是,当日本的西方盟国纷纷想着如何对付日本的难民的时候,中国提供了最为 无私的帮助。

在一连串的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中,日本沉没了。一亿多人口只有三千多万在各个国家的帮助下得以生还。大和民族像没有国土依附 的犹太人一样分布在各个国家作为难民存在。电影结尾,在某个地球的角落,冰天雪地,一列满载着日本难民的火车在冰川和平原中穿行。他们会是日本的希望吗? 日本的未来在哪里?

二、在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和德国哲学家约瑟夫·狄尔鲍拉夫关于“寻求新的人性”的对话中,他们都确认了这么一个存在的 事实:我们今天正经历着人类的进步导致人类走向灭亡的第一次体验,人类技术过剩的结果足以轻而易举地毁灭自身生存的基础。他们两个人是关于东西方文化哲学 宗教教育和未来展望的一次深层交流,又是日本和德国这两个有着共同战争经历和重新发展的现状的探讨。只是这仅仅是民间代表的交流,何况那已是将近20年前 的事情了。

如果那时候日本和中国的交流立足于日本对于历史清醒认识的基础上的话,今天的现状就是值得忧虑了。

三、电影中 日本人向中国人求助的时候中国人的无私让我感叹。两个民族本就是文化同源,一衣带水的友好民族。可是当日本人迟迟不愿意检讨历史罪行的今天,两个民族之间 似乎陷入了冷战的敌视局面。一方频频挑起事端,另一方无所作为。我们期待不知道哪一届的日本政府首相能够跪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面。也许只有这样彻底地认 识历史才会求得民族之间的共荣。

事实上,两个民族之间都该对彼此有着一个清晰的全面的认识,可惜,现状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我们无法忘记 历史曾经的伤害,可是我们并不沉溺于这样的仇恨中;我们只是希望还历史一个清白,给历史一个真实的面目。不过我们该认识到的是,为什么这样的一个民族能够 创造出这么多的成就?记得《菊与刀》的作者罗斯·本尼迪克特曾经在开篇写到:这是一个可怕的民族。而它的可怕在于所有矛盾的民族特性都能够在这个民族身上 找到统一,正如书名所提到的:菊花和刀。

四、在中国的俗语中,有句骂人的话叫做“狗日的”。不清楚这个词语究竟是怎么来的?。“狗”在中 国各地的俗语中一直是骂人的词语之一。比如南方就有“狗生的”这个词语,意即骂的对象“不是人”。所以我想“狗日的”应该是战争时期对日本人一种泄愤的称 呼吧,时间一长也就成为了固定的一个骂人的词语了(没有考证,猜测而已)。

Ingen kommentarer: